首页 > 大墙内外

【打印】

【字体:

他们在警营中续写忠诚

发布日期:2022-08-02 信息来源:河南法制报

  在全省监狱人民警察队伍里,有这样一群警察: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部队到警营,从军人到警察,改变了称呼和身份,却始终没有改变他们忠诚担当的本色和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曾经的军营生活练就了他们勇敢无畏、坚韧不拔、雷厉风行的军人气质。如今,脱下军装,换上警服,他们依然保持着初心。八一建军节,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军人本色。

  □河南法制报记者  董景娅

  近日,省许昌监狱职工、退伍军人崔新文荣获许昌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半截河派出所颁发的“见义勇为”荣誉证书。今年3月份,崔新文在许昌饮马河附近成功营救一名落水老人。

  崔新文,1986年入伍,1990年到省许昌监狱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

 

  

        王金芬:容颜易改  初心如磐

        11年军龄、22年警龄、29年党龄……今年51岁的王金芬一步一个脚印,从军营到警营,书写了人生岁月的精彩答卷。

  “明天我们要收押146人,文书接收、囚服更换、监舍安排等事情繁多,我们再走一遍流程,确保收押工作万无一失。”7月28日22时,省郑州女子监狱九监区教导员王金芬还在组织干警仔细研究收押流程,查漏补缺。

  原来,九监区承担着所有服刑人员收押、释放以及入出监教育工作,既是管理教育服刑人员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前的最后一站。安全重于泰山。王金芬慎重对待每一次收押,无论收押人数多少,总是提前考虑周全,将可能出现的意外和疏漏一一列在本子上,逐一研究制定解决办法,确保万无一失。

  此外,九监区作为教育监区,还承担着未成年犯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改造工作。王金芬在未成年犯中很有影响力,这得益于她的耐心和多样的教育改造方法。

  服刑人员张某成长环境复杂,个性偏执,思想、行为极端,被逮捕时年仅15岁,来到九监区之后,不服管教,属于少年犯中的“刺儿头”。王金芬用心引导张某倾诉自己的过往和心路历程,给予共情和疏导,卸下张某的心理防备。了解到张某从小喜爱音乐,想学习古筝,王金芬思考再三,安排监区干警数次与张某家人沟通,协调家人送进一台古筝,并安排监区古筝教员为她讲授专业知识,鼓励张某学习一技之长。最终,张某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逐渐开朗活泼起来。

  作为监区教导员,王金芬深知做好干警思想工作是带好队伍的“定海神针”,她从暖人心、聚人心、稳人心入手,关心干警生活,解决实际困难。疫情防控期间,她结合监区干警工作、生活实际,科学合理安排人员参与备勤执勤,尽可能使干警能够照顾好家人和孩子;执勤期间,通过组织开展健身、文娱活动等,丰富干警执勤生活;解除封闭轮休期间,她数次主动停止休假,参与监区外诊值班,以减轻同事外诊值班的压力,缓解监区警力紧张问题。她总能用一股坚定的力量把周围的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让这个集体总是充满和谐、温暖、奋进的气息。

        张澍一:不负韶华   坚守一线 

        7月29日5时30分,监管区铁门被打开,一个年轻的身影穿过走廊。他叫张澍一,今年29岁,2017年从部队转业,现在是省周口监狱十一监区的一名青年干警。

  融入监狱工作以后,张澍一深切地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有多么沉重:谈话教育、带队训练、记录每个服刑人员的表现……在监狱工作的5年时间里,张澍一每天都在琐碎、重复的工作中度过。然而,他却乐在其中。

  张澍一负责分监区的管教工作,一个分监区有100多名服刑人员,每天起床叠被、个人卫生、日常行为……这些往往彰显着一个分监区的整体素质和改造质量。为了改变监舍床铺乱七八糟、被子叠放不整齐等现状,张澍一坚持每天至少一次进监舍检查内务卫生,每个床铺、每一块地板、每一个角落,他都一一检查记录。长时间下来,分监区的内务卫生和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大幅改观。

  服刑人员李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刑7年,刚到监狱服刑时情绪十分消极,对于干警谈话教育从未有任何回应,也从不和其他服刑人员交流。张澍一和其反复谈心,耐心引导李某配合教育工作,并查阅案卷,联系李某家属了解其生活背景。找到症结后,他制订了一系列方案,缓解其家庭压力,李某的情绪明显放松了不少。张澍一又抓住时机,和李某讲法律政策,鼓励他好好表现,争取减刑,早日和家人团聚。如今,李某仿佛变了一个人,性格开朗健谈,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

  2020年,因工作表现突出,张澍一被监狱选派到新的工作岗位。他在新岗位上不倦求索、默默耕耘,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面对新工作,他努力向当地老同志和业务能手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妥善处理应对,圆满完成了组织分配的任务。

  “选择这个职业,我矢志不渝;从事这份事业,我无怨无悔。我愿用青春作注,拼一个无悔的青春,拼一个无悔的人生!”张澍一时常勉励自己,要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最喜欢的事业。